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黑天鵝

*** 下文載有大量電影的情節。參看與否,看官請自行定斷。***

鏡子,人格自照的象徵,貫穿整套電影。戲中的鏡子道出了這是個怎樣的故事:頂級的芭蕾舞者在眾目之下人格崩潰的過程。不過眾目不屬於別人,而是由自我施加給自身。鏡子越多,壓力越重;鏡子越大,自我越加放大。當鏡子破碎,現實遭虛邪的一面全面佔據。自我從此失落無踪。

Nina 全心全身的奉獻給芭蕾舞,或許是真心的,不過難以不令人懷疑她的熱誠是全因她母親的影響而來的。Nina 的母親充滿怨鬱,因為年少時誤懷身孕,被迫放棄芭蕾舞。所以她把一生所望所渴寄托於唯一的女兒。她對 Nina 的照顧、關切的愛暗暗透著病態。沒有門鎖的門、隨便就脫光女兒的衣服、常常監察女兒的行踪。擁有强烈的控制慾,就似是童話中的令人震悚的黑暗母后,只差在 她沒有那種置人於死地的惡毒的心腸。這裡已足夠令人產生這樣的聯想:Nina 的真實生命本身就是那隻白天鵝。她自出生已沒了選擇的餘地,母親施法把 Nina 困在白天鵝的外殼裡。

性格直 接反映於她的專業裡。她的芭蕾一板一眼都精準無誤,但拘束非常。因為她從根本就不是白天鵝。她的努力是因為要依照母親的規則,不自覺地去完成母親的心願 -- 這確是強而有力的法術!未變成黑天鵝的 Nina 未能自勝孤獨,生活要依賴一個寄托 -- 對母親的愛,而一直沒想過、沒意識過她那處處受控的人生。童話般的景像充滿了心理缺陷,現實的壓力正是不斷壓捏白天鵝的每一根骨頭。Nina 更染上了個強迫症行為,不自控地伸手抓劃背胛 -- 這究竟是一種渲洩,還是抓破身體讓真正的自我解放?

然 後 Nina 當上了舞劇的首席,參演的是《天鵝湖》。Nina 須要同時飾演白天鵝與黑天鵝。舞團的總監 Thomas 不滿意 Nina 拘緊的表現,讓她當上首席是因為隱隱察覺到她渴求自我釋放的氣息 -- 從他強吻她的過程中。為了令她真正明白何謂釋放,Thomas 要她嘗試撫慰自己(Sex Kitten?)。這絕對是令人難忘的一幕 -- Nina 在清晨醒來自慰,才首似感知何謂快慰、首似感覺到自身的感覺,她從前從芭蕾舞中所受的全是令她身心俱疲的痛苦。雙腿合緊,纖指的迷惑的揉撫,每一刻都觸動 激發身體的貪婪、亢奮。看著 Nina 的身軀的扭動,簡直是裡頭有另一個的她正在蘊釀成形,發勢破殼而出。正是弄得緋紅汗霧之時,眼角處驚覺在旁熟睡正酣的母親 -- 自我勃放之中仍籠罩著的幢幢陰影。

自我 釋放的渴求與母親的控制形成強烈的矛盾,漸地越演激烈。但 Nina 的黑天鵝未見羽翼豐盈,面對舞場,漸漸生起難抵的壓力。看著假想敵 Lily,不完美的舞姿,但放蕩,正正是演出黑天鵝的人才。Lily 或明或暗威脅 Nina 的脆弱的地位。一面是下意識催動,也是為著要跟母親對抗,Nina 便跟這一隻小野貓同上夜店狂歡。迷幻藥、性、強烈的閃光,一幕幕的滿載神秘學式的符號,夜店之中 Nina 所遇上的只會令人聯想到一系列的洗腦程序。再經歷新鮮的同性 wet dream,與假想的黑天鵝夢中性愛,終得高潮。Sex Kitten Program 完成,Nina 亦掙脫了母親的枷鎖。


「What happen to my sweet girl?」
「She’s gone!」

但 Nina 的演出還未達至完美,那還欠最要緊的一步 -- Traumatization。Nina 所經歷的滿載毁滅性。一來她心裡還梗存一念規範著自我,二來她没有自信可達至完美。鏡子破碎,最終人格崩潰喪失。黑天鵝走出虛幻,正式佔據 Nina 的肉身在舞上施展揮鞭轉的魅力,迷誘眾生。完美 -- 忘我,還是滅我?


********************************************
毌 疑,《黑天鵝》是優異的。甚少有電影會令我感覺到自己的心在厚沉的跳。一個疑問:真實的生活中可真有如此極端的情節嗎? 極端如《黑天鵝》,追求藝術上的完美已為其次,而是以藝術之途追求永恆的自我為終。其實細心一想,待之以文本分析,即可發現在《黑天鵝》裡所謂的“完 美”,不是指藝術的巔峰,而是讓人瘋狂的、永恆不滅的攝人魅力。而這種魅力必定先把自己的內在掏空,才可讓新的“我”注入。不過,當新的“我”誕生,實際 是自我的消滅。這是一個對何謂“忘我”的全新的理解。《黑天鵝》不單是再次述說藝術家如何為藝術瘋狂的故事,而更似是說極致的光輝之前必要的“建構性的自 我喪失”。

於 前任首席 Beth 的面前,Nina 感受到聲名褪色的悲涼。或許,Nina 應該清楚知道,不論成敗,她的命運只會如 Beth 同樣。如果成功,世人記得的只會是在舞台上迷倒眾生的黑天鵝,没有人會對她的真實自我有興趣。如果失敗,給埋在名將腳下的白骨堆裡,就是名字也變得不值給 一提。所以 Beth 說:「I’m nothing.」她們只不過是承載虛名的軀殼,裝著自我的鏡子因而給打碎。

《黑 天鵝》滿載著危險的意識。如前所說的,要成功必先喪失自我是一例。另外,電影裡充滿崇拜黑暗與力量的氣氛。這由其是於片未,Nina 成功化成黑天鵝的一幕。Nina 此前一直如舞劇中的白天鵝般脆弱。直至黑天鵝真正誕生,憑 Nina 手臂的肌肉的線條,觀眾甚至可以感受到她所擁有的強大力量。然後,觀眾才發覺他們不再同情那楚楚可憐、容易受傷的白天鵝。我們只想看到那個充滿力量的黑天 鵝。那力量才是魅力之源。天使給魔鬼打敗了。天鵝在金字塔上的太陽照耀下,完成屬於她的 Init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