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星期一

希魔撞正殺人狂

看不通這套戲。這是套非常複雜的戲。

一齣以二戰為背景的復仇電影(一直是昆氏電影的“長青”主題),暗地裡卻是一部二戰電影小史。愚見認 為跟本沒太多人真正明白昆氏真正的用心。這情況可直接從影評圏中(不是說討論區的影評啊)探出一二,兩極化的評論甚為普遍。惡則惡言之,喜則墮進一陣迷霧 中。這迷霧是由《希魔撞正殺人狂》透出來的魅力。

就如電影終章中烽火飛煙的電影院裡,煙幕上 Shosanna 那狂歡狂喜的狂魔的狂笑,教人跌進了思想迷陣。不論這暴力是如何講究美學,如撒旦的紅衣美女肆意烘燒納綷魔黨,終究是“慘不忍睹”。也不知道因否這原故, 昆汀安排 Shosanna 因一時心軟而遭伏,在大屠殺前“道化成仁”。但這也可以是因為這一輕生,令 Shosanna 超脫成魔,化一身紅衣為掛在電影院裡的烈火紅布,助她無一枷鎖的肆意屠殺。

究竟昆汀是否以為這只是向歷史開一次玩笑?就這樣簡單?遭逢屠劫的猶太人,在電影中卻絕少聽到他們的慘叫。對!就是連一聲慘叫也没有。卻只聽到紅衣女郎的瘋狂的笑聲。

電影中每一個角色的國籍與對劇情的影響也一樣耐人尋味。

戲 首的法國人迫不得已出賣猶太一家。一直與納綷對抗的英國,千挑萬選出德國電影專家做特務,卻因一個“三”的手勢而遭“破碼解密”。納綷軍人對黨的絕對效忠 令人併息,在《希魔撞正殺人狂》中卻連出三個“反骨仔”:專殺高官和神行太保的癲狂“軍佬”、與美軍和英軍接應的名女演員、最令人跌眼鏡的「猶太獵人」 Hans Landa。美軍那邊的 Basterds 的“符碌攞彩”。還有那國籍未明的黑人,因靠他的一口煙頭才可完成大計。

一切角色設定似是戲虐也充滿很多暗示。細心了解劇情,更會發覺無一人物可以佔盡一切優勢。多個懸念互相穿插,死裡逃生又柳暗花明。

明 白昆氏是刻意造了一齣諧虐的二戰電影,但為何就連歷史的脈胳也作了這樣的顛覆?外國的影評甚至大興問罪之師,說昆氏曲線否定猶太集中營的史實。幸而這只是 一小掫的極端。不過顛覆如是何有趣,如何“過癮”,似乎應該要有一個目標讓影迷看出一個道理。只好怪我的理解力是這麼差勁,電影知識是多麼貧乏。在昆氏這 個電影圖書館之前,怎樣都還是要俯首投降。但無論如何,《希魔撞正殺人狂》會是今年最佳,也可能是最差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