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7日星期五

迷失決勝分 Match point

Inspired by罪與罰的悲劇,活地亞倫脫胎換骨,把他招牌幽默感與沉重題材契合,竟成了另一番新戲路。命運、悲劇作主題,人性鬥爭的大氣魄,配以活地亞倫自然而發的幽默氣息,就像創造了一套輕歌劇 (雖然,我沒看過歌劇,感覺卻有)。眼前是個令人感到非常新鮮的活地亞倫。在入場前,連簡介也沒看過,購票是因為活地的大名字,沒想過戲可以發展出一單凶殺案。凶殺過程不是過人之處,劇情處理得最好的是,凶案之後,基斯向亡靈懺悔,肅穆消煞,氣氛與前部份劇情有著不一致。編劇加進了一對凶案調查員的戲,整個氣氛即時達致了完美平衡,絕對是絕章。

階級底層的網球手與戲子,不要說他們是否要力爭上游,只是要追求自己的夢,創自己的路,所謂“有咁啱,得咁橋”遇上了上流的富家子弟。窮人的路上滿是命運,出生開始已富貴榮華的上等人家怎會明白,他們天生就可以坐高處、望遠方,看到比窮人更多的世界,書不愁讀不成,要讀什麼就讀什麼,只要自己花時間花精力,那來沒成就?但窮人,他們能否踏上學校台階也成疑,奮發向上,種種機緣,若運不佳遇上“頭暈身興”,機會去了不回頭,空餘恨。

基斯由一開始,人生觀是放棄夢,以此比對,羅娜追著自己的夢,不論每次的面試有多糟,也繼續。基斯本來已踏上向上的昇降機,人性弱點令他對羅娜戀棧,一邊是令自得以升上上流社會之途,另一面是自己夢未以求的香玉,基斯的性格決了這一切的發生,這就是悲劇。

劇中對比處處,幫助了劇情進展不少。基斯與羅娜在上流遭遇代表兩種人性態度、不知會落在何處的網球與那吉凶難料的介子顯示命運的魔力、妻子與情人之間的性愛透露夢想的美好、基斯堅信命運與Chloe 相信努力帶出兩個階層的矛盾。劇力其實營做得緊湊非常,活地那達至化境的幽默,不著斧鑿混然於劇中點點,知識份子的智慧隱伏背後,點綴了英式自家的幽默感。

後段兩位警探的戲,確實是神來之筆。探長在床上驚醒,以為徵破案件關鍵,誰知命運幫了基斯一打把,警探諤然後回歸平然,原來他只不過把案件當成推理遊戲,“得知”誰是兇手後,沒所謂般去吃早點。筆者本來還在嘴嚼基斯的懺悔,替基斯毁滅證據的過程而緊張,為那掉在河旁的介子擔憂,誰知一對活寶即把整個緩和下來,整套戲也得到前後一致的平衡。 不得不配服活地的機智。

另外,在香港文化中心看此劇時,遇到奇怪的遭遇。實在不明白,觀眾是否給活地的名字影響,時時在笑。最糟是,在看到基斯與亡靈對話那一段,居然有人在笑 (不少人在笑啊),其實那段子是整套片最不應該笑的位置,基斯的懺悔充滿壓迫的情緒、真摰的感受,難道觀眾感受不到嗎?這表現真令人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