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5日星期六

七個角色尋找卜戴倫/ I’m not there



還以為這一定是一套以大明星作 gimmick 的電影。
 
不由得我不是這樣想的。

第一個理由是卜戴倫,我不是他的歌迷,甚至乎沒擁有過任何一張他的專輯,但只聞其名也已挑起了一點點的興頭。

第二,這部電影的選角很容易就讓人目眩。女王 Kate Blanchett,小丑 Heath Ledger,蝙蝠俠 Christian Bale,冷血香水師 Ben Whishaw,風月俏郎君 Richard Gere,還有其他大有盛名的演員坐陣,很難令人有理由不買飛入場。

第三,為何要動用七個演員去演一個 Public Icon?想要還原他的一生嗎?想爆他的陰私??還是要乖乖的向他老人家舉棋致敬?

好了,最後當看過後才發現不是這麼簡單。

首先,只留意電影的中文名稱我們不難明白戲中的主題人物是卜戴倫,不過跟據英文戲名的名稱的設計,其實製作者是不大想大刺刺的周街向路人說明這是一套說卜戴倫的戲。換言之,卜戴倫在這套電影中有的只是一個影子,而不是一個實體。

很玄吧!But, Why?

因為這是一套不單只希望可以解構卜戴倫的電影,更是要“毁滅”卜戴倫的電影。以戲中所載,這個影子(在此後以“影字”替代“卜戴倫”)以民謠先引起了樂迷的注意。他的民謠不只是喚醒鄉懷那一種,而是一種對世事、環境充滿注視、訴斥、關懷、抗爭的民謠,所以一起初,他的支持者視他為他們的心聲。往下,影子改變了他的樂風,由摒棄(或者是揚棄吧)鄉謠轉投搖滖的大營。看官需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很天真,很傻”的年代,搖滖樂給視作是魔鬼賴以宣揚魔道的途徑,所以大部的人都嗤之以鼻。可想而知,影子的這一個轉變確實是會激起了很多人的負面情緒。他的支持者就大罵他是「背叛自己的叛徒」。

甚至乎他當初那種對世事關懷和抗爭的態度,他都摒棄,因為他認為沒有人會理得他做甚麼。因而讓其他人懷疑影子那時候的誠意究竟有多少。不過,he would not give a damn,話知你。

戲中一而再、再而三的交疊演員的出場,目的不單止是解拆他的肉身,更重要的是提供一個訊息給觀眾:「喂!醒吓啦!係你地自己一廂情願喳!」

影子的內心一直以來都没有固定下來,當時的他只不過就是要以民謠(一個形式)去唱出他對周遭事的想法、看法。他不是一心要去成為大眾的喉舌,甚或至英雄。他那之所為抗爭的形象全不過是受眾對他的美麗的誤會。

救世主的形象是你們安排給他的!

他發覺了他的支持者的不妥,發覺了他所面向的群眾的不妥,發覺了自身的不妥。不要不妥的唯出路就是「變」,做魔鬼做的事。戲中其中一幕,影子初次登台大奏搖滖樂,便立刻“嚇窒”了一大群樂迷,個個破口大罵。So,他們的反應證明了影子做得没錯,究竟他們是需要一個充滿符號和寄托的偶像,還是他們當真理解,甚至是真正的欣賞在台上的影子?答案顯而易見。

答案顯而易見。人一直都只能專注於表象。就像太陽的光線照射到海上,光線只會在海面上反射而閃閃生爍,但永不能透入海底所以海床是永遠的漆黑。

I'm not there, because the true is out there.

他不過就是徹底的貫徹他的自我主義。你們“博老命”去尋影子的真實,還原影子的存在都不過是一種完成自我渴求的手段。影子的主人那會一心就給你們作寄托。我不是我,唯有遠走,放棄父名,不掛浮名,不看進你的眼睛裡,因為你不可信,因為你只要自己。影子的主人不掛一心,只隨心,浪形放駭,渺茫青山。

結局雖不是十分的灑脫,卻絕對離塵絕世,不帶憂傷,卻憂憂的戚然。

說到這處,請讓我借題發揮。那些在電影節當中有份拍手掌的觀眾,不要向我說你們的拍手掌的行徑是出於尊重。製作者才不要你的尊重。看完一套喜劇,你們開心開懷的拍手,我不怪你們。但當看完了一套充滿浪漫憂郁的電影、或者看過了一套充滿哲學深度的電影、甚至是當一部悲劇剛下幕時,都不要拍手,尤其是在 End Credit 剛昇起的一刻。你們令我懷疑你們一直都在等散場而没心看人家的心血。這種行徑是非常的影響了其他真正投入的人的情緒。尊重,在你選擇用真金白銀去購票入場時已經表達了出來。尊重是最小的,最卑微的。

2008年4月4日星期五

清明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醉貓欲斷魂

借問酒吧何處有

智文遙指蘭桂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