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n ... Reach me my lighter.」Jack 把打火機遞上。
正要轉身回房,Mr. O’Brien 又叫住了他:「Have you forgotten something?」
Jack 遂走到父親面前,吻他的頰,再跟他擁抱一會。
「Do you love your father?」
「Yes, sir.」只管說有,但心裡何曾有愛。
*******************************************************************
諷刺是 Mr. O’Brien 的一句 Do you love your father。一語相關,Mr. O’Brien 又何曾敬愛過天上的父。 這是感人的一幕,在乎於觀眾會否理解 Mr. O’Brien 的性格。要是懂得了,慈悲便自自然然給引發出來。
故事開始於 Jack 成年之時。商業世界裡有種種的欺詐、控制,每個人都費力求存。而且 Jack 觸及到喪弟之痛,內心淩亂。心裡那上天的靈光,只剩餘在藍色玻璃杯中的一點燭光。然後,電影就續以一段著名的跨空越世的創世之旅。Jack 的意識回溯舊日,轉進了童年時那段的時間之隙。
Jack 的童年受盡父親的無慈嚴苛的影響。嚴厲的鉗制破壞了少年的自由與無知,又似是石匠的斧鑿,一刀刀的開墾這片混沌的心靈。Mr. O’Brien,嚴格、自律、積極進取、自信、滿有音樂天份;但亦自悲、不仁慈、好與鄰社比較、會因經濟條件的差異而不滿。常教導兒子不要仁慈,若非然,就只會給他人淘汰。對兒子,是太苛刻了,但他不是没有愛。這只是「必要的嚴酷」,希望兒子不要重蹈覆轍,落得像他般没有成就。他立身示例,說明他是如何的空有音樂天份,難望出頭。要有成就富裕,定必要放棄夢想,去見識貪婪的世界,與社會競爭。
然而,人一旦離開了內心那平靜的愉悅 --- 便離道途越遠。
天地初開時,你在哪裡?可有見過創世之瑰麗?
天地開闢、萬物繁衍。慈悲、剖判各司其職。要不是慈悲容納一切的可能,剖判便缺乏材料施工開土。要不是剖判的天工開鑿,慈悲之內的一切也不過是混沌一片,了無生氣。宇宙之中充滿這兩種意象。宇宙的虛空裡有著一切的物質,而物質間的引力與動能塑造物質成為星體雲河。來到地球,火山吐舌、大海水捲,帶動著地球上一切的物質融和聚合,引發生物性的化學反應,生命慢慢形成。男女結合,孕育後代。Mrs. O’Brien 的寛容、仁慈、愛心,隨得兒子的性格、心靈如何發展;Mr. O’Brien 的嚴厲、自律,多多少少為兒子的思想言行留下了引導。
世人於發達的社會中,難免於貪念,苟且於安逸。處身於太平,當看到世界的某角落的災禍,總會對上天生起疑問:為何要讓他們遭遇這一切?但何為對錯、災樂、禍福?
我們失卻謙卑。
不過是一縷烟塵,也不是目盡千秋,時間長廊中一閃而燼的微光,何來能力界定這一道道的二元對立之線?人類自懂說「前此」「往後」,就難免因自信、驕傲,而失之謙卑於上天。也失卻耐性,因為任誰也敢說已掌握一切。「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什麼是對錯災樂禍福,不由人可以一言蔽之。只圖牢控身邊的一切,不滿於所有,奢望上天之力為其己用,以助攫略鴻圖。當失了預算,便埋怨上天的不體諒,狠心不成人之美。
至此還梗止於背離道途之人。
若樂於為善,然而好於苛評者,罪皆亦然。
要以慈悲為懷。
誰讓我們看到這一切之珍奇?有幸得到豐足之食,更懂珍饈的百味。不只於物質,我們亦知羞愧,辨對錯。然而人總難免昧於一時,受一時之葷慾所蔽。判辨之能也並非人人皆可有之,更莫論自省之心。當我們判辨人之不善之時,又何曾問過自己是如何能享有此判別之能、是非之心。我們有幸能得此啟光的照耀,這不完全是與生俱在的,也不是從努力就可得來。要能思能辯,必要有健魄強身,人生的遭遇歷練亦影響尤關。能免於一時之兇惡,便以此成一己立足的高地,分野人我之高低,那好比充滿偏見 Mr. O'Brien。剖判須以慈悲作衡,若非如此,人如迦樓羅,最終因積聚的毒氣而自焚。托爾斯泰說過:「對身邊的人好一點,大家活下來已不容易。」
天真的心本來没有對立之念。但 Jack 未能夠理解父親。親父、敵父、殺父之念,轉接形成。凡此種種加上必經的成長的過渡,Jack 的自我越見菱角。當父親要離家遠行工作,少年的劣根性也漸漸壯大。肆意放縱、 聯群結黨破壞。也開始敵不過性啟蒙期的不安份,偷偷潛入鄰舍閏房,窺褻姣好女子之秘。又濫用了親弟對他的信任,出其不意時捉弄傷害了他。一時頑劣的念頭,成為了兩兄弟間的心結。青春期中罪惡感帶他走出了無知的伊甸,没有依旁的動蕩的心,滿途迷茫。幸好在電影的尾聲,Jack 在向親弟的懺悔中尋回愛與救贖。亦從這段回憶裡,成年的 Jack 尋回內心的靈光。
Two ways through life,人生有兩個選擇:順應天性,或是沿恩典之路。不要因為那非線寫的敍事而嚇怕。那怕是沉悶,你只需靜靜的等待準備接受。也不要只顧著沉醉在文藝的氣氛,令自己變得「意淫」。我們所要做的,是看著「生命樹」,試跟著 Jack 一起,追溯這一段歷程;由一片虛無,至我們的生存:此時此刻接通遠古蠻荒,走出時間之外;讓電影引發我們內心的奇蹟 --- 愛與慈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