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4日星期三

慰解

勸阻自殺的人,他們的第一大目的就是避見死亡。自殺純綷是一個犯禁的行為。因為一切的文化、歷史、藝術、哲學,他們都奠基於人類的存在。所以不自然的死亡是不被容許。人類作為生物,我們的第一大任務當然是繼續生存。而且對自殺者付出的怨痛、悲慟又是最自然不過的。但我們的婉惜只不過是哺乳類動物的一個特徵,只以給遺下的人的感受去批評犯禁的行為,這是一種對自殺者的不尊重。我們不超然一切的對,自殺者也不是超然一切的錯。

不要誤會我是一個樂見自殺的事發生的人。要是任何人對我作出這樣的評擊,這就是一個對我最嚴重的侮辱。相反我想要說的是,我們何曾投入過自殺者在了斷前的心理狀態?

是投入,不是要理解!

頓刻間對生命的虛空、虛無、虛有的體會,並不是有太多人可以安然通過。因為這個頓間往往是非常的突然,也是非常的猛烈,令人以為自己活在一個不平凡的時間之中。但對於素慣於體會虛空的的人來說,這樣的突然和猛烈縱使是難受,但並不會令他作出犯禁的決定。評說自殺者的人,你們夠胆去經歷一次自殺者成功的旅程嗎?就算你說敢,也不會得到真正的體會。自殺者的犯禁不是單單因為是否自私、是否懦弱、有否設想他人,而是他天生對猛烈的虛空的體會可以承受多少和他自小有否接受類似的訓練。

現代的人就是太少得到這種體會。

舊了,有新的可以替換,而且,新的比舊的更先進,比舊的更耐用。但奈何,對新的東西不斷的追求的同時,另一個反文化卻常常提到集體回憶,對無可復返的前事舊境獻出默默的緬懷。不論是求新或是念舊,我們同墮進了無限地把時間延長的陷阱。這個陷阱即是意淫的一種。那些心靈雞湯式的故事永遠在傳播這等意淫的意識,孱弱的心思一個傳給一個,令得每個人都只懂孤情自憐。實在有太多的無謂的感動,實在有太多的無謂感觸。沉浸在意中的人,只可以接受那些小壞小惡的玩兒。但對於過早的死亡,就投之以淫穢的目光,把它不道德化。

我不要評定自殺者是否不道德。我要說,我們最好只以非道德的心面對自殺者。世上任何的生物,一出生就要努力求存,一同面對這樣的大悲。偶以,非常少的一群選擇了這樣的決定,我們就不要說他們的不應該。成功者評說失敗者才是不應該,不論是任何的形式。不成功的自殺者更不要以後來的所得到的美好的一切,反悔當時的犯禁,因為這也不過是對成功者的獻媚。世上就只無有與樂於孤獨的人,才夠資格評說自殺者。


-----------------------------------------------------------

沒有!我沒有一個自殺的朋友。但我不會就此就喪失評說自殺者的權利。

我也不是沒經歷過過早的死亡。

但這些不是我寫此文的目的。你所不知道的是,我純綷是看過了一篇故事之後有感而發。那篇故事你必定看過,因為我同是在 mocasting 裡看到的。不過,我不喜歡那故事是我的事,沒理由我可以去他人的地方“踩場”吧。所以躲在自己的地方亂發瘋,至少不會太過無禮。

那篇故事的內容的大意,說一個老授因喪妻而起了輕生之念,最後因聽到女兒的一個電話而臨崖勒馬。

真的很討厭這類故事,我直覺得這些故事才是反生命的。這些故事都把人教得脆弱不堪。我寧願故事的結局是這樣:老教授的自殺的念頭一天弱過一天,漸漸忘記了自己是想自殺輕生的;又或者,老教授忽然一刻決定獨自離鄉別井、浪跡天涯。這樣的結局才值得可敬。

個人的意志必定要源自於虛無,才有他的價值,才是最堅強。體會不到虛無,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價值。老教授喪妻,他是因為感到寂寞而自殺嗎?還是覺得自己再沒有“利用價值”?及後他又“反悔”,是因為害怕女兒受到雙重打擊嗎?發現世上還有一個愛自己的女兒?發現自己還沒去到最孤獨的時刻?

以上種種,全部都沒深入,甚至沒有接觸到自己的本身。心靈雞湯式的故事永遠沒有題供解決問題跟本性的辦法。那些跟本只是廉價的文學,對人類的文明一點貢獻也沒有。

寧可不知為何而活,也不要為其他而活。求存這回事是生物的基本任務。很難想像有些人會每天提醒自己要拿勇氣繼續生存。就算遇到任何的天災,人也不會就此自我了斷。為什麼呢?因為跟本不為什麼!所以我說個人的意志必要源自虛無。每到臨危關頭,要因自已擁有什麼才繼續生存,很沒意思呢!

「就係咁架啦,唔係可以點!」這是我的友人們常常說的話。“就係咁架啦”,要勇氣的嗎?就算連面子都給丟光了,身邊的一切都沒有了,就算世上美麗的東西都沒有了,要活在一個醜陋的世界,我們也是繼續下去的。為什麼?沒有為什麼!為了什麼而活反而是人類痛苦的根源。

還有,不妨也思索一下。為什麼我們會寧可他人繼續活下去,而不許他們自我了斷?活下去就值得支持,自我了斷就不值得支持?我已有自己的答案。

最後,我不是要歌頌自殺者,但“求生的勇氣”是不存在的,或者我會拿出勇氣去面對大眾,拿出勇氣說出真相,拿出勇氣表白心跡,但不會拿出勇氣去求生。拿出勇氣去求生,這只是把心靈所經歷的痛苦時光強行壓縮之後,得出的錯覺。生命綿延長流,我或者會積極生存,我或者會苟且偷生,但不會有勇氣參與其中,因為勇氣只是一刻間的事。

對我來說,求死是須要勇氣,但求生不需要勇氣。我就是要繼續下去,連“堅持”也不是。勇氣,就是當我明明是充滿恐懼,但我還是會去面對。想要了斷自己時,並不是為什麼的,就只是純綷感到有“太沒意思”的感覺。但臨要做的一刻,人作為生物自然會產生恐懼。“太沒意思”的感覺也往往在平靜的時刻是最具殺傷力,反而在經歷巨變的時刻,你不會想到幹那回事。

最後最後,請不要太過著意我的對著幹。在寫東西的過程中,每每能夠幫助我理清自己的所想。可以說,這篇回應是我寫給自己的。

沒有留言: